研究发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官方报纸约 20% 的评论专栏存在反犹观点
基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追踪了 2023 年 10 月 7 日前后涉及犹太人、以色列和哈马斯的评论文章
犹太人民政策研究所(JPPI)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官方报纸中约20%的评论专栏含有反犹内容。
该研究所的研究运用人工智能(AI),对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官方报纸《新生活报》(Al-Hayat al-Jadida)自2022年1月至2025年8月期间的论述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研究借助人工智能,对该报同期发表的2,300多篇评论专栏展开作出分析,考察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内部对以色列和犹太人的态度,同时也研究了其对哈马斯的态度,包括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大屠杀事件前后及后续战争期间的态度变化。
根据犹太人民政策研究称,该调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评估情绪倾向、语言模式,并识别反犹表述。研究所采用的是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IHRA)对反犹主义的定义,该定义已获全球多个国家政府及大量犹太组织认可。
犹太人民政策研究所表示,约20%提及犹太人的文章含有明确的反犹内容,从否认“犹太民族”的存在到宣称犹太人控制全球经济及美国精英。部分文章还将以色列与各类压迫性实体或殖民实体相提并论。
尽管该研究所的研究用图表展示了部分研究结果,但未提供所涉文章的具体例子或引文。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2023年10月7日事件发生后不久,对哈马斯的态度虽有轻微变化,但反犹情绪在该事件前后并未出现显著变化。
在大多数被评论的观点专栏中,哈马斯被描绘成负面形象,与穆斯林兄弟会及伊朗关联在一起。2023年10月7日之前,62%关于哈马斯的文章被归为“极负面”,21%为“负面”,另有5%为“略负面”,约10%的文章被归为“中立”。
2023年10月7日之后的最初几周,犹太人民政策研究所发现对哈马斯的态度出现暂时性缓和,期间没有文章被归为“极负面”,仅有22%被归为“负面”,而67%的文章对哈马斯持中立态度。
尽管出现了这种暂时性缓和,但大多数(约67%)与2023年10月7日事件相关的文章仍对该事件持负面描述。
然而,主要批评并非针对大屠杀本身,而是声称此次袭击“给了以色列发动进攻的借口”,给巴勒斯坦人带来了严重后果。
犹太人民政策研究所发现,《新生活报》的评论专栏对与以色列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持负面态度,大多数撰稿人将以色列描述为非法的殖民实体。
不过,约三分之一(30%)的文章,对于除与以色列和平之外的其他安排,人们持积极态度。
该研究的作者表示,研究结果反映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官方论述的特点,因为《新生活报》实际上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官方媒体。因此,对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持续的敌对态度反映了该政府的官方立场。同样,对哈马斯的严厉批评也体现了这两个组织之间为争夺巴勒斯坦民众控制权而产生的权力斗争。
犹太人民政策研究所所长耶迪迪亚·斯特恩(Yedidia Stern)教授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官方报纸持续传播反犹叙事,排斥犹太复国主义;与此同时,该报纸批判哈马斯,将其描绘成极端且非法的行为者。这种论述既反映出对以色列的深度不信任,也体现了对哈马斯的不信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将哈马斯视为政治对手和对自身地位的威胁。」
斯特恩继续说:「反犹主义、指责以色列以及将犹太复国主义非法化的论述并非偶然现象– 它们是巴民族自治政府官方媒体中固定规范框架的一部分。这清晰反映了其内部论述的倾向,也表明巴勒斯坦公众舆论距离做好和解准备仍有很大差距。」
The All Israel News Staff is a team of journalists in Israel.